历史上的今天3月9日 清朝咸丰帝即位

  1850年3月9日 (庚戌年正月廿六)清朝咸丰帝即位

  在166年前的今天,1850年3月9日 (农历正月廿六),清朝咸丰帝即位。

  清文宗咸丰皇帝爱新觉罗·奕詝(1831-1861年),清朝入关后第七位皇帝,道光皇帝第四子。道光三十年(1850年)正月即位,以次年为咸丰元年,时年20岁。在位11年。在位期间,正逢清朝乱世,国库空虚,危机四伏。即位不到一年,太平天国即在金田起义,且三年左右就危及北京,咸丰帝屡派兵将镇压太平天国及各地农民起义。战火未息,英法联合侵略军又迅速攻占天津、北京,奕詝从圆明园逃往避暑山庄。只命奕欣留北京与英法讲和。侵略军竟野蛮地焚掠了圆明等园。不得已奕詝与英法等国签订了数宗不平等条约。奕詝纵有重整江山之心,已无回天之力。

  奕詝即位后,面临内忧外患的统治危机。其时,太平天国起义爆发于广西,不久,进军湖南、湖北,咸丰三年(1853年)三月攻克南京建都,与清政府分庭抗礼。西方列强以“修约”为名,准备对中国发动新的侵略战争。沙皇俄国在中国东北兴师动兵,强占中国黑龙江以北大片领土。

  为了挽救统治危机,咸丰帝颇思除弊求治。他任贤去邪,企图重振纲纪。重用汉族官僚曾国藩,依靠其训练指挥的汉族地主武装镇压太平天国和捻军起义。提拔敢于任事的肃顺,支持肃顺等革除弊政。同时,他罢斥了道光朝任军机大臣二十余年、贪位保荣、妨贤病国的穆彰阿,处决了第一次鸦片战争中主持和局、臭名昭著的投降派官员耆英。

  咸丰六年(1856年),英法对中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,攻占广州。咸丰八年(1858年),英法舰队攻陷大沽炮台,进迫天津。咸丰派桂良、花沙纳往天津议和,与英、美、法、俄分别签订《中英天津条约》、《中美天津条约》、《中法天津条约》和《中俄天津条约》。列强不满足于《天津条约》规定的权利,蓄意重新挑起战争。咸丰帝命清军加强大沽口防务。

  咸丰九年(1859年),在英国蓄意挑起的大沽口冲突中,英法侵略军被击败。咸丰十年(1860年),英法两国再次组成侵华联军,大举入侵。英法联军进攻北塘,咸丰帝在清军与英法联军激战之时,竟令清军统帅离营撤退,大沽再次沦陷。英法联军攻占天津,随即向北京进犯。咸丰帝派遣怡亲王载垣、兵部尚书穆荫为钦差大臣,往通州与英、法议和。

  英法联军以和谈为掩护,继续组织对北京的进攻,在通州八里桥击败清军后,进攻北京,圆明园、清漪园等处被焚掠。咸丰帝自圆明园仓皇逃亡热河(今承德市),命恭亲王奕欣留京议和。奕欣代表清政府与英、法、俄签订了《中英北京条约》、《中法北京条约》、《中俄北京条约》,并批准了中英、中法《天津条约》。在《中俄北京条约》中,承认了咸丰八年(1858年)沙俄迫使清黑龙江将军奕山签订的《瑷珲条约》。

  咸丰十一年(1861年)七月,咸丰皇帝病死于热河。卒谥协天翊运执中垂谟懋德振武圣孝渊恭端仁宽敏庄俭显皇帝。庙号文宗。葬直隶遵化清东陵之定陵。

  1823年3月9日 (癸未年正月廿七)圣西门自杀

  在193年前的今天,1823年3月9日 (农历正月廿七),圣西门自杀。

  1823年3月9日(距今193年),63岁的圣西门感到极度不安。他由痛苦到绝望,由绝望到愤怒,他再也不能控制自己,愤然地举手枪,对准自己的脑袋……

  圣西门为什么要自杀呢?

  圣西门是19世纪初叶法国杰出的思想家,马克思恩格斯把他同傅立叶、欧文并列为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。他出生于巴黎一个封建贵族家庭,从小受过良好的教育,特别爱好研究哲学。1789年,法国爆发资产阶级大革命,29岁的圣西门,出于对封建制度的不满,积极投入了这场革命。但是,革命胜利后建立起来的资本主义制度,只给少数富有者和大资产阶级带来了利益,那些“游手好闲”的人仍旧过着荒淫无耻的寄生生活,广大无产者和劳动群众依旧遭受苦难。因此,圣西门终于对资本主义采取了否定的态度,抨击资本主义社会是“黑白颠倒的世界”。他希望以一个“只在改善占人口大多数的穷苦阶级命运”的新社会来取代它。

  圣西门经过一番研究,终于勾勒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,他把这叫做“实业制度”。在这个制度下,人人要劳动,人人有劳动权,没有失业现象,实行“按能力计报酬,按工效定能力”的原则。圣西门关于新社会的理论,后来成为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要思想源泉,但在当时,它并没有坚实的社会基础,得不到人们的理解和重视,经常受人奚落,四处碰壁,由于他缺乏实际经营才干,家庭破产。幸而靠他原来的仆人收留;才勉强度日。不久仆人去世,他更加潦倒。于是他终于对社会失去信心,对自己举起了手枪……

  不过,圣西门并没有死去!高明的医术将他从死神手中抢救过来。他只是打瞎了一只眼睛。后来,又靠他的一个学生,犹太商人奥兰多·罗得利格的帮助,才在晚年勉强摆脱了物质生活上的困境,直到65岁去逝。他的著作,是人类文化宝库中一份珍贵的思想财富。

  1916年3月9日 (丙辰年二月初六)法英瓜分中东

  在100年前的今天,1916年3月9日 (农历二月初六),法英瓜分中东。

  1916年3月9日(距今100年),英法正在签署一项协定,以在中东划分势力范围。

  为了策划在协约国之间瓜分奥斯曼帝国,英方的马克-赛克斯爵士和法方乔治-皮科特正在分别代表两个大国进行谈判。迄今为止,双方均同意将土耳其的城市君士坦丁堡、土耳其海峡及其邻近地区割让给俄国,条件是君士坦丁堡要成为一个开放口岸,土耳其海峡应当继续对商船开放。俄国认为这种安排对融洽战后关系十分重要。

  作为交换条件,大不列颠将控制美索不达米亚及巴勒斯坦,而叙利亚、阿德纳、彻利阿和库尔德斯坦南部将归法国管辖。某些阿拉伯地区将留给阿拉伯人自己管理。但是肯定阿拉伯人自己管理。但是肯定阿拉伯人会对欧洲人所持的动机产生怀疑。

  为了着重说明这一安排的重要性,法国外交官乔治-莱格评论说,“如果叙利亚能归我们管辖,我们就只在地中海自由活动。”伦敦主要关注的是要消除埃及的潜在威胁。

  1932年3月9日 (壬申年二月初三)溥仪重登“满洲国皇位”

  在84年前的今天,1932年3月9日 (农历二月初三),溥仪重登“满洲国皇位”。 1932年3月9日(距今84年),日本在东北建立傀儡政权——伪“满州国”在长春成立,溥仪为“政府执政”,郑孝胥为“国务总理”。当天,溥仪就职。年号“大同”,改长春为“新京”。翌日,溥仪依据日方提出的名单任命伪政府官员。1934年,溥仪又将“满洲国”改为“满洲帝国”,“执政”改称“皇帝”,改年由“大同”改为“康德”。

  溥仪(中坐者)在就任“满州国”执政典礼的仪式上。其左为日本关东军司令本庄繁,右为国务总理郑孝胥.

  1945年3月9日 (乙酉年正月廿五)日本东京大轰炸

  在71年前的今天,1945年3月9日 (农历正月廿五),日本东京大轰炸。

  1944年11月一1945年8月,美国空军对日本98座城市实行战略轰炸,共出动B一29轰炸机3.3万架次,投弹16万吨,炸死23万人,炸伤35万人,全日本24%的房屋变成废墟,1600架飞机被摧毁,1650艘船舰被击沉击伤。东京是受常规炸弹破坏最严重的城市,也是世界上受常规轰炸死亡最多的城市。仅1945年的三次轰炸就死亡14万人,焚毁全城50%以上的房屋,使l00多万人无家可归。

  1945年3月9日夜间,334架B一29从关岛直扑东京,实行轮番扫地式的轰炸,投下2000余吨燃烧弹,市中心41平方公里被夷为平地,26.7万幢建筑物付之一炬,共炸死烧死83793人(实际死亡可能超过9万人),超过1923年9月1日(距今93年)东京大地震的死亡数(7.3万人);另有10万人被烧成重伤,100万人无家可归。

  5月9日夜间,300多架B一29轰炸机再次光临东京,每架携带6吨燃烧弹,低空沿东京东隅田河飞行,轮番轰击两个半小时,将炸弹全部扔在居民密集区,56平方公里地面上的一切彻底烧光。飞机在250公里外太平洋上仍可看到冲天火光。有几处大火延烧4天方熄。几万死难者都是因为燃烧耗尽氧气而窒息死亡,尤以低洼区最为悲惨,着火、缺氧者争相跳入河中求生,结果隅田河漂满如木炭一样黑的尸体。人们争相躲入坚固的明治座剧院,院内窒息而死的尸体互叠有2米之高。当时日本本土空军和防空军已被摧毁,美国飞机如入无人之境;再加留京的政府医务人员仅剩9名医生、11名护士,完全丧失了救护能力。

  5月26日,500架B一29再来一次“扫尾”,往北部、西部居民区投下4000吨燃烧弹。燃油引起的大火自天而降,高楼飘浮在火海之中。从此东京成了“死城”,再也没有多少好房子和健康的人可炸了,已经失去了轰炸的价值。

  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