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何16世纪欧洲的男人特别爱穿丝袜呢?

  与高跟鞋和香水一样,时尚总是从“臭美”的贵族男人开始,连袜子也不例外。15世纪之前,编织技术是一门男性专属技艺,针织活更是交由神职人员来做。因此,能穿袜子在中世纪就成了一件象征身份与地位的事。

  大约16世纪,欧洲上流社会的男人开始流行穿爆款丝袜。作为这股风潮的带头人,路易十四尤其喜欢穿上丝袜大秀“美腿”。出席正式场合,他必然穿上丝袜,以显示自己的风度。他的儿子、孙子也爱穿丝袜,甚至教皇也穿。

  撇开国王亲自代言的原因不说,现在看来,这种紧身丝袜十分便于骑马作战,并且避免腿部被刮伤。尤其在气候寒冷的西欧,贴身丝袜更有利于保暖,实用又好看,何乐而不为呢?

  不过,穿丝袜的男人也有烦恼—袜子老往下掉。19世纪的时髦精们顺势发明了吊袜带,精致的男人还在上面绣花纹、绑蝴蝶结。改造后的丝袜既方便又舒适,深得时人喜爱,也被视为绅士品位和身份的象征。

  这股风潮可不只在大洋西边,留洋回来的新青年胡适穿着男士丝袜,在当时也算“潮人”了。他穿的是半筒丝袜,在当时算袜子里的奢侈品。

  不过,男人穿丝袜的潮流早已过去,工业革命后,女性仍是丝袜最主要的消费群体。女性的“丝袜风潮”始于尼龙的发明,尼龙表面光泽如同真丝,强度远超当时的纤维,且有很好的延展性。

  二战时,尼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,美军甚至将其列为重要的军用物资,广泛用于生产降落伞、服装等。由于战时尼龙产量吃紧,尼龙丝袜成了最紧俏的商品,据说一双丝袜在当时的售价可达几千美元。

  由于物资紧张,丝袜供应在当时无法满足女性的需求。不过,对美的追求就是生产力,没有丝袜,美国人就选择在腿上“化妆”——除了涂抹液体以模仿穿上丝袜的效果,要求严格的女性还在腿后画上黑线,模仿丝袜的接缝。

  战争结束后,丝袜的产量有所恢复,但仍供不应求,追逐“丝袜之美”的女性甚至引起了一场骚乱。

  在匹兹堡,四万名女性排长队购买1.3万双丝袜,结果发生争抢。这些发生在1945年8月至1946年3月的骚乱被称为“尼龙暴乱”。买到尼龙袜的女人心花怒放,甚至有的直接当场换上丝袜。

  然而到了现代,穿丝袜的人好像越来越少。在职场中,女性也更愿意裸露双腿。但这并不意味着丝袜绝迹了,出于礼仪与卫生的考虑,许多工作场合仍会要求员工穿丝袜,如空乘、餐饮及医疗行业。

  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