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红楼梦》一头撞进凤姐怀里的小道士隐喻着什么?

  《红楼梦》一头撞进凤姐怀里的小道士隐喻着什么?这是很多读者都比较关心的问题,接下来城主说小编就和各位读者一起来了解,给大家一个参考。

  【一】面对小道士,贾母与凤姐的不同反应。

  按凤姐对宝玉、宝钗所说的,按理,在清虚观打醮这一天,这其中的道士都已被清走了。凤姐为何要如此安排?因为在封建社会,女子是不能随意抛头露面的;并且,在这里面,还有如宝钗、黛玉这些未出阁的小姐。

  而小道士的出现,无意是一个意外,这个意外的出现,给凤姐第一个反应就是:自身的失责。

  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,王熙凤最重视的是什么?是贾府的奴才吗?其实并不是,而是贾母、王夫人这些上层主子的感受。

  因此,在小道士出现的这一刻,凤姐第一个反应就是,要弥补这种意外的发生,只是通过什么方式呢?就当时而言,莫过于拿出威信,严厉惩治。所以小道士撞到她的怀里,凤姐直接给了他一巴掌。

  凤姐便一扬手,照脸一下,把那小孩子打了一个筋斗,骂到:“野牛肏的,朝哪里跑!”

  那小道士也不顾拾烛剪,爬起来往外还要跑。正值宝钗等下车,众婆娘、媳妇正围随得风雨不透,但见一个小道士滚了出来,都喝声叫“拿,拿,拿!打,打,打!”

  只是,面对这个小道士,贾母的反应却显得与众不同。

  贾母见到这一幕,忙着让人将小道士带到自己的身边,不仅出言安慰他,还嘱咐贾珍,给他一些钱,让他买糖果吃,不可为难他。

  同样是面对小道士,凤姐与贾母的区别为何这么大?

  答案就在于,清虚观打醮真正用意。

  【二】清虚观打醮的用意是什么?

  从原文来看,清虚观打醮,是宫中元春的口谕:

  昨儿贵妃差了夏太监出来,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。叫在清虚观初一到初三打三天平安醮,唱戏献供,叫珍大爷领着众位爷们跪香拜佛呢。

  由此可见,清虚观打醮,在元春的计划中,是让贾珍带领贾府的男子前去的,其目的,是求平安,是祈福。

  只是,这场原本庄重的祭祀活动,因为凤姐的私欲而变成了贾府大半个女眷的集体出行。

  但即便如此,贾母对这一次出行的态度,也是值得肯定的。比如,当贾母从轿内看见守门大帅并千里眼、顺风耳、当方土地、本境城隍各位泥胎圣像的时候,便忙着命人停了轿,而选择步行。

  从这一点来看,贾母对清虚观打醮的态度是虔诚的,或许,也正是因此,面对小道士,贾母才会显得慈祥和蔼。

  而这一点,也是小道士出现的第一层用意。

  【三】小道士出现的两层深意。

  第一:小道士的出现,折射出了贾府众人的趾高气扬。

  凤姐对小道士的打骂,显示了元春晋封贤德妃后贾府众人的嚣张跋扈。

  面对清虚观打醮这样端庄的祈福仪式,作为荣国府的代理管家、长房儿媳妇,凤姐的做派显然没有流露出一丝的虔诚。

  而那个小道士的突然出现,王熙凤所展现出来的凶狠,更折射出了元春省亲后,贾府众人的趾高气扬。就如元春省亲结束后,宁国府所唱的《丁郎认父》、《孙行者大闹天宫》这样的热闹戏一样,这在外人看来是:别人家断不能有的!

  也难怪,宝玉打趣宝钗像杨贵妃,她会讽刺的回击道:我倒想做杨贵妃,只是没有好兄弟做杨国忠的。细细品来,宝钗的话,也未尝没有道理。

  第二:一头撞进凤姐坏里的小道士被凤姐一巴掌扇开了,预示了凤姐流产的不行。

  《红楼梦》这本小说,善谈因果,这在第五回,红楼十二曲最后一首《 飞鸟各投林 》就体现了这一点:

  〔收尾?飞鸟各投林〕

  为官的,家业凋零;富贵的,金银散尽;有恩的,死里逃生;无情的,分明报应;欠命的,命已还;欠泪的,泪已尽。冤冤相报实非轻,分离聚合皆前定。欲知命短问前生,老来富贵也真侥幸。看破的,遁入空门;痴迷的,枉送了性命。好一似食尽鸟投林,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!

  而王熙凤,却是一个天生不信阴私报应的人,所以在秦可卿的葬礼上,在水月庵里,面对净虚老尼所说的官司,她全然不顾善恶,而公然以三千两银子作为条件,拆散金哥和守备之子这一对鸳鸯。

  同样,在清虚观打醮这一天,面对众多的神佛,凤姐也是丝毫不在意,毫无虔诚之心。

  所以,当这个因为剪烛花而没跑出去的小道士一头撞进凤姐的怀里的时候,凤姐竟然用一个巴掌将他打跑了。

  对于王熙凤而言,她最渴望的是什么?不正是一个男婴吗?而在原文中,凤姐也怀过一个男婴,只是六七个月后,意外流产了。

  如此看来,这个一头撞进凤姐怀里的小道士,不正意味着她所怀上的男婴吗?只是,因为凤姐的不积阴鸷,最终导致了她所怀的男婴不幸流产了,就如同,在充满神佛的清虚观中,王熙凤丝毫不念神佛而挥手扇走小道士一样!

  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