红楼梦中黛玉与宝玉之间的心意如何?从哪可以看出来?

  贾宝玉林黛玉爱情故事的心理过程 《红楼梦》,称得上是中国的爱情宝典,不清楚的读者可以和城主说小编一起看下去。

  熟读《红楼梦》的读者,一定知晓大观园中有一处建筑叫稻香村,乃是大嫂子李纨的居所,但“稻香村”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呢?想必就不是每位读者都清楚的了。

  稻香村的名字,最早是贾宝玉起的。在第17回“大观园试才题对额”中,贾政携众,并带着贾宝玉一起游览大观园,期间在路过一处田园茅舍装扮的建筑时,众人七嘴八舌开始起名字,最后是贾宝玉定下了“稻香村”这个名字,书中记:

  贾政又向众人道:“杏花村固佳,只是犯了正村名,须用虚的才好。”众清客都道:“是呀,如今虚的,却是何等字样好?”……宝玉冷笑道:“村名若用杏花二字,则俗陋不堪了。又有唐人诗云:‘柴门临水稻花香’,何不用稻香村的妙?”众人听了,越发同声拍手道:“妙!”——第17至18回

  稻香村的名字,就是从这里来的。但这个名字却经历了一场风波。

  原来贾宝玉前脚起了稻香村这个名字,后脚元春回家省亲,也畅游了大观园一番,他最喜欢的大观园内的四处建筑分别是:潇湘馆、蘅芜苑、怡红院、稻香村。

  前三个名字都还可以,可当元妃看到起的“稻香村”三字时,她并不喜欢这个名字,所以她做主将稻香村改了个名字,变成了浣葛山庄。这一点原著中也有记载:

  元妃乃命笔砚伺候,亲拂罗笺,择其喜者赐名……又改题“有凤来仪”赐名“潇湘馆”、“红香绿玉”改作“怡红快绿”,赐名“怡红院”;“蘅芷清芬”赐名“蘅芜苑”,“杏帘在望”赐名“浣葛山庄”。——第17至18回

  可我们都知道,最终被延续下来的名称是“稻香村”,而不是“浣葛山庄”,这中间又有一个缘故:原来在某种机缘巧合之下,元妃突然改变自己的想法,又将浣葛山庄改成了稻香村。而让元妃作出这个改变的人便是林黛玉!

  原来在元妃省亲期间,她命贾宝玉给大观园中的四大建筑,即潇湘馆、蘅芜苑、怡红院、浣葛山庄分别作一首应制诗。

  结果贾宝玉才思枯竭,只能作出三首,剩下一首《杏帘在望》实在做不出来,林黛玉见了,便擅自替贾宝玉当“枪手”,做了这首《杏帘在望》。结果诗作呈上去,得到了元妃的大加赞赏,这首诗作的乃是:

  杏帘招客饮,在望有山庄。

  菱荇鹅儿水,桑榆燕子梁。

  一畦春韭绿,十里稻花香。

  盛世无饥馁,何须耕织忙。

  元妃看完这首诗后,格外欣喜,她不知道这首诗是林黛玉代做,觉得贾宝玉学业大有进益,于是一高兴,又来了个反转,把已经赐名的“浣葛山庄”又改回了稻香村,书中记:

  贾妃看毕,喜之不尽,说:“果然进益了!”又指“杏帘”一首为四首之冠,遂将“浣葛山庄”改为“稻香村”,又命探春将方才十数首诗,另以锦笺出,令太监传与外厢。——第17至18回

  这个情节着实是曹雪芹的鬼斧神工,隐隐地将贾宝玉、林黛玉两人的心意相通传达出来。

  按照正常思路,林黛玉在作《杏帘在望》时,应该会遵循俗套思路,有感于“杏帘”二字,像之前那些清客一样,起名“杏花村”才对,可她却阴差阳错,用了贾宝玉的“稻香村”,并将其写入诗中,甚至让元妃决定改变之前的想法,重新使用“稻香村”。

  仅从这一细节,足可见宝黛两人,堪称心灵知己,令人慨叹。

  

相关推荐