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诗词鉴赏之《诗经·十月之交》篇:十月之交,朔日辛卯

  《诗经》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,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,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(前11世纪至前6世纪)的诗歌,共311篇,其中6篇为笙诗,即只有标题,没有内容,称为笙诗六篇(《南陔》《白华》《华黍》《由庚》《崇丘》《由仪》),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。那么下面城主说小编就为大家带来《诗经》中的《十月之交》,一起来看看吧!

  十月之交,朔日辛卯。

  日有食之,亦孔之丑。

  彼月而微,此日而微。

  今此下民,亦孔之哀。

  日月告凶,不用其行。

  四国无政,不用其良。

  彼月而食,则维其常。

  此日而食,于何不臧。

  烨烨震电,不宁不令。

  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。

  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。

  哀今之人,胡憯莫惩。

  皇父卿士,番维司徒。

  家伯维宰,仲允膳夫。

  棸子内史,蹶维趣马。

  楀维师氏,艳妻煽方处。

  抑此皇父,岂日不时。

  胡为我作,不卿我谋。

  彻我墙屋,田卒汙莱。

  曰予不戕,礼则然矣。

  皇父孔圣,作都于向。

  择三有事,亶侯多藏。

  不慭遗一老,俾守我王。

  择有车马,以居徂向。

  黾勉从事,不敢告劳。

  无罪无孽,谗口嚣嚣。

  下民之孽,匪降自天。

  噂沓背憎,职竞由人。

  悠悠我里,亦孔之痗。

  四方有羡,我独居忧。

  民莫不逸,我独不敢休。

  天命不彻,我不敢效我友自逸

  【注释】:

  诗中以发生日食、地震为上天告警,希望统治者有所改悔。诗谴责周幽王任用小人,滥用民力,嬖幸艳妻,政失常轨。诗中日食发生日推算为周幽王六年,即公元前776年9月6日,是世界上年月日可以稽考的最早的一次日食记录。

  十月:周历十月。

  交:交替。

  朔:月光复苏为朔,夏历每月初一称朔。

  丑:恶,不好。

  微:无光。指月食。

  告凶:告天下以兴亡之征也。

  行:道;度。

  烨烨(音叶):声光之盛也。可能是地震时出现的地光。

  震:雷。可能是地震时发出的隆隆声。

  冢:山顶。

  崒:崔嵬。一说碎。

  憯(音惨):乃。

  皇父、家伯、仲允:均为大臣的字。

  番、棸(音邹)、蹶(音贵)、楀(音举):均为大臣的氏。

  艳:美色。

  煽:炽。

  方:正在;现时。

  抑:一说通懿;一说叹词。

  作:为,发作。

  汙(音乌):水池壅塞不通。

  莱:草名。这里泛指野草。

  戕:残害。

  圣:聪明。这里有讽刺之意。

  向:邑名。择三有事:选择人来担任三卿。

  藏:积蓄;聚敛。

  慭(音印):愿也;强也。

  孽:灾难。

  噂(音尊)沓:相对谈语,背则相憎。

  职:主。竞:强。

  悠:忧思。里:病。

  痗(音妹):病。

  羡:宽裕。

  天命不彻:上天不遵循常道。

  【赏析】:

  《十月之交》描写周幽王六年十月初一发生的日食现象,以致后来发生一系列“百川沸腾,山冢崒崩”的自然灾难,提出了对西周王朝政治的警告。进而揭露周幽王宠幸嫔妃,重用奸臣,乱政殃民,还讽刺了“礼法”的虚伪,给人民带来的痛苦,总结出深刻的政治道理“下民之孽,匪降自天,噂沓背憎,职竞由人”。表达了诗人的忧虑意识。诗从自然现象写起,再写人祸,最后总结其中的根本原因,脉络分明,层层深入,深刻直捷。诗的纪实性很强,不仅有准确的时日,还具体直刺皇亲一批月党,不仅保有存了世界上最早的日食记录,还真切具体可以考察西周末年的时弊和社会变动,因而“高岸为谷,深谷为陵”,成为历史上概括社会变动最有代表性的诗句。

  

相关推荐